“我有8分鐘的時間,來講講我分到的莎士比亞的遺產。” 臺灣作家、電影人詹宏志站在燈光炙烤的舞臺中央,分享自己和莎士比亞有關的故事,然而,超時是意料之中的事。 幾乎每位發言的作家都超時了。8月16日晚間,在2016年上海國際......
今夏,上海的天氣出奇炎熱,而同樣大熱的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讀書會”。上周六下午,思南讀書會接連兩場:一場是《豐富·精確——滕俊杰的影視導演藝術與文學表達》;一場是《海上風度——從周碧初文獻展說起》。就在同一天,......
6日下午,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兼《晶報》總編輯、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社長胡洪俠在上海暢談自己研讀巴金《隨想錄》的體會,研究角度受到專家和聽眾贊賞。 今年是巴金先生晚年巨著《隨想錄》完成三十周年,巴金故居邀請海內外文......
茅盾誕辰120周年之際,8月5-6日,由中國茅盾研究會、上海市作家協會、華東師范大學主辦,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承辦的“茅盾抵滬一百周年紀念暨第十屆全國茅盾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開幕式由華東師范大學學報主編楊揚主持。來自......
“100年前的今天,一位來自浙江桐鄉、名叫沈雁冰的青年來到了上海,以‘茅盾’為筆名,為中國現代文學豎起一座座難以逾越的豐碑。”5日上午在滬舉行的“紀念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上海市作協黨組副......
7月28日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陸谷孫一生從事英美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于英漢詞典編撰和莎士比亞研究。 由陸谷孫教授主編的《......
“貼近大地的靈魂——紀念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圖片文獻展”7月23日在上海延安中路816號解放日報社開幕。 2016年是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茅盾一生的革命與文藝實踐都是從上海起步:1916年他入職商務印書館,從此在上......
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協會等主辦的創意寫作高峰論壇日前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行。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的近百位文學研究專家、部分專業作家在論壇上就“創意寫作:全球化態勢與本土化使命”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又將與讀者們見面了,今年的上海書展有什么新亮點?讓我們提前一探究竟。 2016年第十三屆上海書展將于8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門票日場10元,夜場5元。今年將繼續推出七天夜場(......
“為什么近年來我國沒有特別好的短篇小說涌現?短篇小說遇到了什么困境?”在昨天于華東師大舉行的第十四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上,包括著名華裔美國作家任璧蓮,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羅伯特·奧倫·巴特勒,中國著名作家余華、......
2014-2015中駿杯《小說選刊》雙年獎,于7月12日下午在故宮西華書房舉行頒獎典禮。上海作家陳倉的《墓園里的春天》獲中篇小說獎。 此次“中駿杯”《小說選刊》雙年獎提倡強調對文學的真善美的再思考,提倡強調對精湛漢語敘事能力的......
近日,上海女作家楊繡麗的報告文學“心之途,新之旅”榮獲第十五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文學類獎。 中國人口文化獎是由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人口文化獎每......
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刊物、培養出幾代作家的文學雜志《萌芽》迎來了它的60歲生日,昨天,《萌芽》創刊6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作協大廳舉行。在60年里,這本雜志曾走出陸文夫、馬原、蘇童、金宇澄以及郭敬明、張悅然等幾代作家,如......
上海老牌文學雜志《萌芽》60歲了。這幾天朋友圈中有關這一話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60年,《萌芽》還在”。這固然有一份對于在文學日漸式微的情況下,《萌芽》依然能夠很好生存的驚奇,但更有對于《萌芽》強勢堅守和銳意創造的......
“有勇氣,有良心,有才華,有責任感”,這是1981年巴金為《萌芽》雜志復刊所寫的寄語。時間又過去了35年,《萌芽》已走過了風雨一甲子。 7月12日,《萌芽》創刊6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作家協會召開。《萌芽》的幾代編輯、作者齊聚一......
“鄉愁”是什么?寫下《孽債》《蹉跎歲月》的著名作家葉辛說,鄉愁就是人和土地的感情,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人都有故土情節,很多人離開家鄉后,會懷念年家鄉的小河流水、老榆樹林,尤其是在上了年紀以后。“用文學留住鄉愁—......
日前,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起的“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5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揭曉,5篇作品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入圍獎若干。值得關注的是,這225位獲獎作者被正式宣布入選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青年學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