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東方早報》:青年創作者,如何寫下去?

2015年08月21日13:20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徐明徽 點擊:

8月19日,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萌芽》雜志和臺灣《聯合文學》雜志發起組織的2015年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在上海書展期間拉開帷幕,作家路內、騰肖瀾、童偉格、劉梓潔擔任文學營導師,將對海峽兩岸20多位文學創作青年進行交流與指導。這些文學青年將在上海共同生活7天,進行交流和創作 。兩岸文學營計劃輪流在上海、臺北兩地舉辦。8月20日,在文學營導師講座上,幾位導師與學員分享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探索的道路。

文學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過去,青年創作者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未來。談及臺灣文學市場現狀,曾獲得2002年臺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的作家童偉格感嘆,臺灣的80后、90后,也許處于1949年后個人文學專業訓練上最全面、最完備的一個時代,但同時也非常不幸,他們也處于最艱難的一個時代。“由于高等教育的發展,這一代年輕人花了生命中最好的年華在學校讀書,他們能夠寫出比我們,還有比我們再上一代的作家,還要美麗的語言。從小說美學上來說,會比之前時代的作家風格更多樣化。我時常驚訝于他們的一些想法”。童偉格說,自己午夜夢回時常自問,整個臺灣文學市場較之從前在下滑,那些年輕的小說家,是不是寫得再好,在臺灣也許都是沒有未來的?

童偉格認為問題的核心恐怕在于新時代中小說“正當性”的消逝。“在過往的時代,小說在文化場域中還有一個所謂的‘正當性’,它可以反映現實和社會美學,某些時候代表了對社會現實的說明和記錄。而在這個科技時代,有太多更立體、更方便、更有效的記錄手段,小說的‘正當性’正在消失,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地方,那么青年創作者你要想一想,這樣的情況你還要寫作嗎?”

在文學創作路上,面臨的阻礙還有許多。《父后七日》作者劉梓潔說,自己在2003年獲得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后,大概花了7年時間來觀察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才華。到了30歲之后,才慢慢承認自己是個作家了。在文學創作這條孤獨的道路上,是不是能抗住來自外界、自我的懷疑呢?“每個作家書寫的其實就是兩樣東西:人事、自己心里的神”,作家路內說,萬變不離其宗,創作者應該忠于這兩樣。

2014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獲得者滕肖瀾鼓勵在座的青年作家:“你在不同階段都會受到各方面的質疑,包括自我肯定的動搖,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還是要強調下堅持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在面對阻礙時不忘初心。80后寫作這個概念,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成為了一種標簽,有點排斥在主流媒體之外,有一些市場化、娛樂化的概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沒有人再強調這個年齡問題,事實上80后最年長的也已經35歲了,不算很年輕了。最早出現的一批80后作者有些到現在發展也不錯。”

對于如何去幫助愿意堅持寫作下去的青年創作者,劉梓潔分享了一些能夠支持青年作家創作的嘗試。“我們走的還是比較傳統的路,通過獲得各種文學獎引起出版人的重視,在雜志上繼續寫稿創作”。她介紹,一些臺灣的民間組織也在發起文學營的活動,“有些文學活動的名字聽上去都很年輕,比如‘搶救文壇大作戰’,他們會自發地請講師、找場地,也挖掘了一些新一代的寫作者。”

除了為青年創作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外,路內提出,希望未來能出現一些青年文學獎,層次劃分清晰,能夠激勵有志于文學創作的年輕人。“不管是在大陸還是臺灣,重量級的文學獎,青年作家一般是很難拿到的,尤其是30歲以下的。但我還是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讓青年作家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比如這次的兩岸文學營,還有一些文學期刊主辦的評選活動,這些評選活動會給青年作家一個入門的機會。”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