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10:50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11月18日下午,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松江區系列活動——第九屆上海朗誦藝術節“一封家書”朗誦會在松江青少年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松江區委副書記黃沖,松江區人大副主任沈謙,松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趙勇,松江區宣傳部副部長、文廣局黨委書記、局長顧靜華,上海市群藝館館長蕭燁瓔,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文學報》副主編陸梅,上海市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燁等領導出席活動,松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趙勇、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分別致辭。松江區宣傳部副部長、文廣局黨委書記、局長顧靜華宣布第九屆上海朗誦藝術節“一封家書”全市詩歌大賽獲獎名單,松江區委副書記黃沖等領導為溫秀榮、張萌、成雅明等18位獲獎者頒獎。
今年的上海朗誦藝術節,深入貫徹習總書記2014年10月15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上海市民文化節“家文化”的主題,一是突出了“家文化”特色,組織了“家和萬事興”創作和朗誦活動、“一封家書”全市詩歌征集活動;二是突出了公益性,舉辦“詩意松江公益行”系列活動,詩人們和朗誦藝術沙龍的成員走進泗涇古鎮、上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方松街道、大學城等,舉行了10場贈詩、朗誦和交流活動,華亭詩社編輯的《遇見詩》被譽為“最美的口袋書”;三是結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舉辦“革命家書·經典詩歌”誦讀會、“對聯頌筷”大賽和專題朗誦會,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今年的“一封家書”朗誦會在總結前八屆上海朗誦藝術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活動模式,豐富活動內容,既注重詩歌的藝術性和純粹性,又突出朗誦的群眾性和參與性,以朗誦的形式,表達家國之情、人間之愛和故鄉之美。滬上名家、“百姓明星”導師、朗誦藝術沙龍、柒加劇社和大學城的藝術愛好者,同臺亮相,聯袂演出,整場朗誦會融合了詩歌與舞蹈、音像、視覺、戲曲、話劇的關系,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的跨界和互動,以耳目一新的藝術形式給觀眾帶來豐富而難忘的精神享受。
上海朗誦藝術節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群文活動之一,已在松江成功舉辦了九屆,參與群眾超過10萬人次。九年來,上海朗誦藝術節在為上海群眾文化的蓬勃發展錦上添花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質,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養,特別是在庸俗文化沖擊高雅文化的商業大潮中,上海朗誦藝術節在普及朗誦藝術和詩意語言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尤其是每年的詩歌大賽、詩歌研討等活動,帶動和催生了以“華亭詩社”為代表的一批青年詩人脫穎而出,加速了上海詩歌生態的良性發展。
上海朗誦藝術節與“萬千百”文化配送工程、 “百姓明星”評選、“大美云間”接地創作等活動,都是松江區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富有文化創意,地域特色明顯,扎實有效,普受群眾歡迎,在上海各區縣互相融合、共同繁榮的整體文化態勢下,擁有了很高的辨識度和認可度。《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中國文化報》等新聞媒體都曾做過報道,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附:
第九屆上海朗誦藝術節“一封家書”全市詩歌大賽
獲獎名單
一等獎(3名)
溫秀榮 《孩子》
張 萌 《除夕之夜寫家書》
成雅明 《致母親》
二等獎(5名)
宋順弟 《在雷電中想念母親》
王福友 《這么多年,我欠你們太多了》
王民勝 《去水云間吧》
金月明 《寫給北漂的妻子》
鐘惠娟 《寶貝姐,聽媽媽對你講》
三等獎(10名)
李 剛 《最后一封家書》
雍愛勤 《七夕,一片相思遙寄銀河》
余禮文 《家書之往》
沈仙萬 《兒子給媽媽的微信》
楊瑞福 《醉白池畔的松江》
班美茜 《在一面新筑的墻下》
劉千榮 《致母親的一封家書》
丁 熠 《彼岸書》
姜玉琴 《去天堂》
洪昌庭 《寫給父親的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