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2日17:14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2016年2月2日下午,第三屆黑馬星期六·上海文學新秀選拔活動頒獎典禮在上海作協大廳召開,經過六輪命題寫作環節之后,來自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二女生喬雯婷獲得了總冠軍稱號。
(圖為本屆黑馬選拔賽六強與上屆選手合影)
本屆黑馬星期六大賽和往屆不同,前三輪采取線上寫作、投稿的方式,參賽人數也從去年的200人增加到了550人,來自上海50多所高中的選手分別經過觀察力、想象力、對白、文學素養等環節的考核,經過初審評委、復審評委(90后作家)、終審評委(成熟作家、編輯、學者)和大眾評委的打分,最后產生黑馬組和白馬組各三甲,最終由資深評委、萌芽雜志執行主編傅星在黑馬第一名和白馬第一名當中選出總冠軍。
決賽的題目是《雞毛蒜皮的一天》,在考核完選手的故事創意之后,旨在考察其對現實生活題材的把握和描寫能力。傅星點評白馬組第一名、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孫馨兒,說其作品很寫實很可信,在敘述方式上也有追求,前后有呼應,結合幾次直截了當的點題,給人留下印像。而喬雯婷的文章中場景在不斷地轉換,細節在鋪陳堆砌,有著原生態的寫實,一天如此過去,非常普通,而又切實存在。最后將總冠軍頭銜頒給了喬雯婷。
(圖為《萌芽》執行主編、黑馬選拔賽評委傅星)
上海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為總冠軍頒獎并做簡短致辭,他說黑馬星期六選拔活動就是瞄準上海本土的校園寫作人才,通過高頻率、高難度的命題寫作機制,層層選拔,既是對選手寫作能力的測試,也是對心理和體能的考驗。高密度的命題、賽前籌備、收稿、審稿、分數匯總,既是對選手的歷練,也是對評委和組委會的歷練,并希望在不久之后,能在更廣闊的文學舞臺上看到黑馬星期六選手的身影。
(圖為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黑馬活動中,擔任現場工作人員和初審的評委,絕大多數都是首屆黑馬的優秀選手。可以想見,下一屆黑馬,下下屆黑馬,會不斷涌現新的選手、新的初審編輯,形成新的血液,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也是一種年輕人之間的傳遞,傳遞的是文學的種子,是一種對寫作的熱愛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