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10:24 來源:澎湃: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根據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報道,《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于日前印發。這是我國制定的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
據悉,《規劃》編制歷時三年多時間,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等要求,明確了全民閱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明確“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及時間表、路線圖等,以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共同建設書香社會。
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3年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推動全民閱讀”,并將全民閱讀工程列為“十三五”時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將全民閱讀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將豐富閱讀活動內容與提升思想文化內涵相結合,將出版精品與推薦精品相結合,將公益活動和市場推廣相結合,將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相結合,將服務與管理相結合,全面提升全民閱讀質量和水平,推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根據《規劃》,全民閱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重在內容,提升質量,加強對數字化閱讀的規范和引導,推動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相融合;堅持少兒優先,保障重點,要著力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的基本閱讀需求,要著力保障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等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堅持公益普惠,深入基層。
《規劃》期限為2016年到2020年。主要目標是:各類全民閱讀活動蓬勃開展,全民閱讀氛圍更加濃厚,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優質閱讀內容供給能力顯著提升,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閱讀推廣人隊伍更加壯大,各類閱讀推廣機構不斷涌現,全民閱讀法制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民閱讀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以人為本、面向基層、惠及群眾、兼顧重點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推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規劃》提到了幾大重點任務,其中包括舉辦重大全民閱讀活動,尤其是開展全國范圍的“書香中國”系列活動,動員各方力量,加強品牌建設,辦好各類讀書節、讀書周、讀書月、讀書季等全民閱讀活動,提升群眾參與度、平臺輻射面和品牌號召力。《規劃》尤其提到“書香中國·上海周”是全民閱讀品牌活動之一。《規劃》要求到2020年,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都有品牌活動,80%以上的縣(區)有品牌活動。
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也是《規劃》提到的重點任務,《規劃》要求完善創作出版扶持引導機制,并進一步完善針對不同讀者群體的優秀出版物推薦機制,提升推薦出版物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加強和改進書評機制,加強圖書評論工作,加強對各類圖書排行榜的引導和管理。
《規劃》要求推動全民閱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并大力促進少年兒童閱讀。《規劃》提到加強對少兒閱讀規律的研究和運用,科學研究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性別少年兒童的智力、心理、認知能力和特點,借鑒國外閱讀能力測試、分級閱讀等科學方法,探索建立中國兒童階梯閱讀體系,加快提高我國少年兒童的整體閱讀水平。重點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貧困家庭兒童等兒童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
《規劃》同時要求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其手段包括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定期向全國進城務工人員、邊疆民族地區手機用戶推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推薦的各類優秀圖書、報刊等;制定和完善公共圖書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和資源配置標準,推進全民閱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規范化、標準化。
對于實體書店,《規劃》要求推動實體書店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實體書店發展格局。
《規劃》還關注到了網絡文學,《規劃》要求用3至5年時間,使創作導向更加健康,創作質量明顯提升,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深受群眾喜愛的原創網絡文學精品,在網絡內容建設和文藝創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規劃》組織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充分發揮熱心閱讀推廣的社會名人、文化名家的閱讀引領作用。鼓勵和支持公務員、教師、新聞出版工作者、大學生等加入閱讀推廣人隊伍,定期培訓,提升閱讀推廣人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鼓勵和支持文化團體、教育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開展閱讀推廣并提供公益閱讀服務。它提到要充分發揮各類繪本館、閱讀空間、讀書會等的重要作用,提升閱讀推廣專業性、閱讀服務規范性,培育一批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閱讀推廣機構。
為加強全民閱讀宣傳推廣,《規劃》要求重視和發揮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主流媒體和各類媒體的重要作用,形成強大宣傳合力,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鼓勵和支持各類媒體、組織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和全民閱讀百網聯盟成員單位深入街道、社區和鄉鎮、農村等基層。
《規劃》鼓勵將全民閱讀指數納入社會發展指標體系,納入創建文明城市指標體系,將工作情況納入目標管理和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