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1日11:23 來源:上海觀察 作者:李君娜 施晨露 諸 點擊: 次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提出了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等創作要求,這也為文藝界、社科界人士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消息傳開,上海文藝界也為之振奮。“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我們整個文化藝術界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在我看來,這也是總書記繼2014年10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作重要講話之后,再一次對全國文化藝術界發出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號召。”上海視協主席、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監事長滕俊杰說。
文藝創作要深植時代
“偶爾我會問自己,為什么要寫作?追究寫作的起因,大多數人可能是懵懂與混沌的。隨著寫作的持續和深入,我們學會審視這個世界,學會剖析自己以及解讀他人,甚至挑剔、責備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我們觀察、比對、衡量周圍的世界,然后,那些原本混沌懵懂的東西,在我們不斷翻找、記錄、挖掘中,變得清晰和明白起來。”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作家薛舒深有感觸。在她看來,倘若不是成為一名寫作者,腳下這片土地的意義,也許是溫床,是家,是故鄉。但當她成為創作素材時,就會對她多一份別樣的情感,除了熱愛和依賴,更會以她為榮、為憂、為責。“我相信,文學創作給我們帶來的,會是這樣的成長和進步。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的深處,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作為文學創作者,血管里唯其流淌著極富責任的血液,才是繼承了現代文脈的精髓,這也應該是文藝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使命。”
“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比以往更加清晰明了,對我們推進實際工作的指導性更強。”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說,習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文藝工作承擔的新的歷史使命,記錄、書寫、謳歌新時代,反映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完成這一使命的根本途徑,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書寫、描繪、歌唱人民。總書記還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用明德引領風尚的要求。這幾個方面都是文藝工作必須切實解決好的實際問題。
讓作品接受人民檢閱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上海市群藝館創作部主任、國家一級作曲王曉寧說,總書記懂得藝術的創作規律,作為基層一線文藝工作者,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群眾文藝創作更要扎根人民,書寫人民群眾喜歡的內容,讓作品首先接受人民的檢閱。”
去年,受植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鐘揚事跡感染,王曉寧創作了曲目《種子》。創作過程中,他采訪了鐘揚的家屬、學生、同事,被其理想、信念所深深感動著,“一步步走近鐘揚,我對藝術作品也越來越有信心,藝術創作屬于人民,屬于生活。”不久后,這部作品也將代表上海參加“群星獎”音樂門類的角逐。
上海京劇院著名演員史依弘表示:“習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作為一名京劇演員,堅持文化自信,繼承傳統,傳播經典劇目,同時創作戲迷觀眾喜愛的京劇作品,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在去年推出了“梅尚程荀”經典劇目的巡演,多學習,多積累,不斷鞏固與提高自身藝術表演,也為創作新劇目奠定基礎,為廣大人民貢獻優秀的京劇作品。
就在這幾天,國內首部使用8K全景聲技術拍攝的歌劇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正在影院公映,也讓觀看者連連點贊。將這樣一部波瀾壯闊、又帶有強烈音樂質感的戰爭史詩以歌劇電影呈現出來的是導演滕俊杰和他率領的上海廣播電視臺電影團隊。滕俊杰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提到,要以精品奉獻給人民。我們應該高度聚焦、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拿出屬于真正這個時代的高峰作品,尤其是對一些重大題材作品更應該按照創作規律全力以赴,而不是追求簡單的數量。這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除了歌劇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滕俊杰還相繼完成了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曹操與楊修》等國家京劇電影工程作品。這些作品在國內外先后斬獲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獎項,也是滕俊杰及其團隊始終堅持精品意識的努力結果。滕俊杰說:“對我們來說,隨便交差是一種恥辱和不可饒恕的錯誤。即便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我們也必須全力以赴、孜孜以求、不計時間成本,只是為了唯一的目標:盡我們之全力,為一個個電影作品負責,讓它們在原來的藝術高度上躍層提升,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創作須體現當下生活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說,總書記的講話有兩點讓她印象深刻,一是文化文藝工作是培根鑄魂的工作,就是要體現中國精神和中國思想,把當下的新思想和新時代發展理念融入到作品中,塑民族之魂,育民族新人;二是文藝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反映時代脈搏,就是要反映中國現實和中國氣象,為人民創作精品力作。在羅小慈看來,這給民族音樂下一步的發展堅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音樂創作要體現當下的生活,當下的思想,走這樣的音樂創作之路。
這些年,上海民族樂團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原創作品。《海上生民樂》體現了“一帶一路”理念,《共同家園》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羅小慈說:“當這樣的創作實踐得到國內外觀眾的認可和尊重,我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也更加充滿了信心,去創作更多不辱使命的作品。”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習總書記親切看望了全國政協文化藝術界別的代表,這使全國的文藝工作者都十分振奮和自豪。這幾年,我們感受到文化自信帶來的對藝術尊重和鼓舞,我們應以更好的作品,更好的演出,和更好的精神面貌去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發揮上海碼頭源頭的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