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14:37 來源:組織人事室 作者:組織人事室 點擊: 次
為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和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延長手臂,團結凝聚引導新興文學群體,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和創作靈感,激勵作家用文學的筆書寫歷史書寫民族書寫時代,上海市作家協會嘗試打破傳統的單向傳輸模式,努力創新方式方法,師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推出了行走課堂系列培訓活動,第一季“溯源江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培訓活動近日在滬杭兩地舉辦。
整個培訓活動以專題講座、參觀學習、主題沙龍、行走問答等組合形式展開,參加范圍主要是獲得中級以上職稱的網絡作家以及簽約網絡作家和簽約作家中的自由寫作者,聘請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創始主任、熟諳江南文化的專家楊劍龍教授全程隨行輔導。開班式上,市作協黨組書記馬文運做了動員講話。他強調舉辦此次行走課堂的重要意義,要求大家多走多看多學多思,在學和思中深切感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并把文化自信融入自己的文學創作中,通過作品釋放昂揚向上的風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態。著名江南文化研究學者、華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胡曉明以《從行走認識江南》為題對學員作了導引,他以江南的“水”為主線,通過分享良渚遺址、富春江上、桃花潭中和長江邊的游歷體驗,在遐想中共情古人詩書畫的意境,領略江南文化的底蘊。他表示,游歷過世界各地,欣賞過諸多自然美景,但只有中國的山水因其附著的深厚文化積累才更讓人留戀,這是古人留給后代的精神財富,需要現代人多加感受。
接著,學員們赴朵云軒藝術中心參觀,詳細了解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木版水印技術的發展歷程和制作方法,通過欣賞館藏精美藝術作品,真切感知到木板水印千年絕技的歷史和技藝。隨后,學員們奔赴杭州良渚,分別參觀了杭州國家版本館和良渚博物院。在杭州國家版本館對江南版本文化從刻符、金石、簡牘,到雕版、機器的發展歷史概覽中,加深了對江南文化的直觀性了解;通過良渚博物院文明圣地、玉魂國魂、水鄉澤國三個展廳徜徉,領悟到江南文化源頭的豐富厚重源遠流長。精美的陳列文物,傳承保護中的歷史故事,中華綿延的傳統文化,在講解員的精彩講述中變得生動而立體,使大家對習近平總書記“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的重要講話有了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在杭州期間,行走課堂邀請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二級教授葛永海為學員帶來《江南文化傳統的本體思考》的專題講座。由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切入引導學員了解“江南”概念的歷史沿革,通過維度之辨、內核之辨、形態之辨,更深入地了解了江南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在形態之辨中的大小之辨、遠近之辨、中西之辨的梳理中,對于江南文化的“簫劍”精神,有了清晰的認知。返滬時,學員們順道參觀了上海金山南社紀念館,了解一代知識分子前赴后繼為國家命運奔走呼號的革命歷史,進一步佐證了江南文化性格中不只有詩情畫意,還有豪情壯志和家國情懷。在行走課堂中,主辦方特意將學員沙龍放在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金色夕陽映照在蘆葦叢、池塘、稻田和茅草屋上,學員們圍坐在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感悟。作家居平分享了自己對“一棵孤獨的樹”的尋找,認為寫作者面對孤獨的同時也是享受創作由無到成的產生過程,引發熱烈討論。網絡作家芭蕉夜喜雨認為“創作從來都是孤獨的,行走間它讓思維動了起來,讓靈感活躍紙上,把一路所看所思所感,轉變成文字,繼而傳承下來,也許,這便是行走課堂的意義吧。”作家王瑢認為“不記得曾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樣一句話,‘文學是花草,文脈即大樹’,而文脈倘若要興盛,書寫創作有時需要走出去。行走課堂于文學的意義,在我看來,是一種帶動與引領。”網絡作家、上海網絡作協副會長洛水認為“人生的旅行過程是一種填補,以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逐漸填補自身的缺隙,從而令生命趨向圓滿。中華民族的文化同樣如此,以所寫、所畫、所刻、所造,逐漸填補自然的缺隙,令腳下的星球趨向圓滿?!鼻嗄昃W絡作家九尾窈窕認為“從最初絲絲縷縷的疑惑,到學習采風結束,不止江南文化,我對整個中華文明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聽說最近的年輕人們很流行city walk(城市漫步),而我們的行走課堂何嘗不是一種culture walk?history walk?and space walk?!眱和骷尹S穎曌認為“此次‘溯源江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活動,讓我得以沿著江南文化的脈絡,探尋江南文化的源頭,對整個江南文化的淵源、演進和發展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行走中學習感悟,不斷發現和印證,豐富創作的深度,我想這正是“行走江南”活動的意義?!?/p>
在為期三天的培訓中,網絡作家簽約作家們增進了了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思路,凝聚了共識,收獲頗豐。正如楊劍龍教授所言:三天的行走課堂,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參觀與座談結合中,溯源了江南文化,立意于傳承中華文明,讓行走者有了生動的感受、深入的啟迪,將對于參與行走課堂的學員,有著積累與啟迪,必將有助于思考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