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3日下午,中俄作家、讀者沙龍交流會在普陀區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作家作品手稿收藏館主辦,普陀區作家協會和普陀區圖書館協辦。 出席活動的俄方嘉賓有八位,分別是俄羅斯作家協會會員、“羅斯金筆”文學獎獲得者......
“秋天適合讀唐詩”,作家潘向黎在9月23日下午的思南讀書會活動結尾時說,與潘向黎一起對談的是她的老友畢飛宇。 潘向黎是文學博士、小說家、散文家,著有《穿心蓮》《白水青菜》,隨筆集《茶可道》《看詩不分明》等,曾獲第四......
今天,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最終獲獎作品揭曉,90后新銳作家王占黑以《空響炮》摘得桂冠,從13位初選入圍作家和5位決選作家中脫穎而出,成為寶珀·理想國文學獎作者名單里的最強黑馬。 說實話,主頁君在現場聽到最終獲獎結果時......
波特曼酒店咖啡館幽暗的燈光下,金宇澄的高鼻深目,形成了一道道明暗交界線,讓他的臉部輪廓更為清晰,附近的暗影則與他的黑色襯衫一起虛化于深棕色墻板中,影影綽綽。 這就像如今他回顧青年歲月,有些舊事因其詭譎,而愈加鮮......
花園石橋弄一號,這是一個經常出現在滕肖瀾小說中的地址。生于1970年代,父母是知青,對在外婆家長大的滕肖瀾來說,這個地址包含著太多童年回憶。成年之后,滕肖瀾仍然住在浦東。最近,她正著手寫一部新小說,題材是買房賣房,......
如果說新概念作文大賽展示的是上海文學源源不斷的原創力,那么由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起、主辦的“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則顯示了上海文學的理論后備力量的強大。這項以發掘文學評論理論人才為目......
2018年8月16日,正值上海書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我們在書展西陽光篷迎來“張錦江《童心書系列》新書發布會”。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偉先生,中國福利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潘燕女士出席發布會并講話,他們對張錦江先生......
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自8月15日開幕,歷時7天,8月21日晚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15萬余種圖書、500多種首發新書、100個分會場、1150余場閱讀文化活動,讓市民讀者在今夏共享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再來回顧下今年書展......
記錄古代志怪的奇書《山海經》包羅萬象,許多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和民俗傳統都源自其中。為了引導少兒讀者接觸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了《新說山海經》系列叢書。8月17日下午,《新說......
臺風離境,崇明島上的孩子們跑出了家。一早買好書的他們,要去區圖書館等待作家。 今天,上海書展崇明分會場“名家海島行”最后一場活動,對島上喜愛文學的孩子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一次站在臺上的詩人、作家——趙麗宏、季振邦......
8月15日“2018上海書展”開幕首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主辦的兩場新書分享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趙麗宏、沈石溪各攜新作與讀者見面,分享創作背后的故事,暢談閱讀寫作與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趙麗宏是我國著名作家、......
8月15日的下午,上海市作家協會旁的作家書店座無虛席,趕來聽學者、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許子東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對談的粉絲們擠滿了本不寬敞的空間。許子東這次主要是為了來宣傳他的新書《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黃平、張定浩、黃德海、木葉、金理、項靜、李偉長、來穎燕……16日的上海書展主會場中央大廳,11位上海青年批評家一字排開,成為一道醒目的風景。這批大多出生于1980年代前后的青年評論家集中亮相于公眾視野,各自的最新評論文集......
入夜,黃浦江邊亮起燈,位于北外灘的建投書局門口鋪起紅地毯,推門而入,三三兩兩的讀者,有人在書架邊翻閱著,有人找到了心儀的書坐下來捧讀起來。這是上海最日常的閱讀情景,走上書店4樓,作為上海書展序幕,2018上海國際文學......
上海文學素以小說和散文著稱,但在上海作協副主席、詩人趙麗宏看來,上海有著深厚的詩歌傳統,是中國新詩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曾經的詩歌重鎮。盡管現在不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樣輝煌,“但上海詩歌從來沒有中斷過”......
? ? 2018書展期間,上海市作家協會將推出由11位上海青年文藝評論家作品組成的《述而評文叢》,這幾天,這些平日里“不修邊幅”也不怎么以“顏值”示人的青年評論人在思南書局四樓“拍大片”——職業攝影師、化妝師、燈光助理齊......
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于8月15日至21日舉辦,24日舉行的書展組委會會議透露,今年主會場仍設在上海展覽中心,并首次探索網絡售票方式,同時在全市各處設立100個分會場,把高品質圖書和閱讀活動送到更多市民身邊。目前......
《城中之城》是一部書寫上海陸家嘴金融行業的小說。 浦東幾乎是改革開放最有力的見證者。40年前,輪渡口走來,那些散落著的矮舊房子,燈火零星,人煙凄清。如今,同樣這片土地,卻早已變了模樣。高樓櫛立,綠地環繞,繁華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