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要寫詩?這是一個簡單又復雜,私人又大眾的問題。 10月9日,以“你為什么寫詩”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詩歌節詩歌論壇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行。該論壇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徐匯區委宣傳部主辦,由散文家、詩人趙麗......
“每一個偉大的詩人,他所使用的詞語必定不是字典上所給出的詞語,而是創造了詞語和事物之間新的聯系。所以,每一首偉大的詩歌,都是在語言中誕生的新的語言。”“如果說一般的語言是花,它有它的花瓣、葉子、花枝、根莖,那......
“很榮幸來到上海,中國是盛產詩歌的國度。詩歌是自我與他人對話的最直接載體,它是詩人靈魂的安居之處。”流光溢彩的黃浦江濱,10月7日晚的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迎來2017年第二屆上海國際詩歌節開幕,幾十名中外詩人齊聚滬上。......
即將到來的金秋十月,上海將變身為詩的海洋。記者獲悉,第二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將于10月7日開幕,近年諾獎熱門人選、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將獲頒詩歌節首次設立的“金玉蘭”詩歌大獎。屆時,87歲高齡的阿多尼斯將親臨詩歌節現場,同......
巴金的長篇小說《寒夜》,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至今已過去整整七十年。9月23日,巴金故居、巴金研究會、華東師大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中心在上海作協共同舉辦了《寒夜》出版七十周年暨四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研討會......
“我一口氣一個下午讀完,小說的文字氣息有難得的古典感。故事的主角,既不費口舌去啟蒙他人,也不背負著太多壓力,這種‘中間人物’是文學史上少有的,有汪曾祺筆下蕓蕓眾生的味道。”昨天在滬舉行的已故作家任大星新書研討......
9月16日,首屆“孫犁散文獎”頒獎典禮在孫犁先生故居河北安平舉行。頒獎現場,寧肯、祝勇、梅潔、汗漫、李方、袁方、張暄、程鵬等獲獎作家都談及孫犁先生的文學精神對自己的影響和激勵,表示獲得這個以孫犁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獎......
秋日的上海,將迎來世界多地的詩人——記者今天獲悉,第二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即將于10月7日在滬開幕。剛過完87歲生日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將獲頒詩歌節首次設立的“金玉蘭”詩歌大獎。 “阿多尼斯對阿拉伯詩歌的影響,可以與龐......
9月13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第十三次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項目,通過組織、推動實施“中國圖書對外推......
寫作在上海,這恐怕是很多來到上海的青年作家共同的狀態。“寫作在上海”這一狀態起碼說明兩點,其一,上海具有一份獨特的魔力,讓這群才華橫溢的寫作者停下了腳步,在此留下他們的文字。其二,上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以......
“上海寫作計劃”十周年了。9月9日下午,在上海作協大廳舉行的今年首場中外作家交流會,參與對談的嘉賓都是老朋友了,愛爾蘭小說家科納·克里頓是2009年的駐市作家,保加利亞作家茲德拉夫科·伊蒂莫娃則在2012年參與了“上海寫作計......
“在兩個時區之間是一個奇妙的處境,仿佛同時經歷夜晚和白晝,睡眠和清醒,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一個空間變成兩個空間,享受著雙倍的經驗,但很快你們就將融入另一種時間,即上海時間。”在近日舉行的2017上海寫作計劃歡迎會上,......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人的光環,分外耀眼,似乎也帶來一些“不能承受之重”。距2012年諾獎得主傍身,五年間,作家莫言相對蟄伏,今年3月他曾在文匯報上首發“復出”后的散文新作《馬的眼鏡》,但小說創作在外界強烈關注下一直處......